全球通路-TES

 

全球通路-TES》作者丁玲虹(Linda Din)擔任2003APEC講師時,「為中小企業的需要提出建言(Addressing the Needs of SMEs)而促成「最佳實例政策(Best Practice Policy);返台後,著手將過程記載成冊,付梓與府院黨及產學研界分享,期望台灣在新世代的開始能夠掌握先機,成為海洋型經濟的領航員。


轉眼十七年過去,當年的倡議一一成真;尤其是,其中的「衛生倡議」在新冠疫情(COVID-19)期間備受推崇。最特別的是,國際能源署(IEA)把「TES」以「總能源供應(Total Energy Supply)強調一次性能源必須遞減,同時增加再生能源的比重。2021年11112日,在英國格拉斯哥(Glasgow)舉行的第26屆「聯合國氣候高峰會(簡稱COP 26),總能源供應的消長,成為探討「更換原料」的依據。

全球通路-TES》摘要

作者丁玲虹在書中說明撰寫全球通路-TES》的心路歷程,摘錄如下:

全球通路-TES」成了2003年亞太經合會(APEC)的「最佳實例」,這源自於1986年,有一個聲音在我的耳邊響起,告訴我:「將來會有大量的失業,有許多人需要工作。」解決的方法就是「創新產業」;我依著這個指示,深信這是神的美意,希望藉由我這個卑微的「國防雇員的女兒」之手,一步步地完成祂的旨意。

但是,創造這個「智慧產業」的過程,挫折連連,長達17年的的時間,數度遭逢絕境,幾乎支持不下去;但是,卻又每每柳暗花明又一村地絕處逢生。最後,我學會「享受驚濤駭浪的平安」,也知道有朝一日--必如鷹展翅上騰」,讓這個產業嘉惠大眾。

2003716,收到澳洲外交部的邀請函,感謝我應允84參加,於泰國舉辦的亞太經合會部長會議中的一個「成長中的亞太經合會中小企業出口社群-商業展望(Growing the APEC SME Exporter Community II: A Business Perspective)研討會。

上述會議是澳洲政府,在亞太經合會中自費主辦的,計畫主持人葛蘭杜利先生(Grant Dooley),特別期望我在在第一輪(Panel I)的研討時,能為「中小企業出口需要提出建言(Addressing the Needs of Small Business Exporters);這些建言的結論,將有助於「未來法案工作的成型」,並會在次日被提報於中小企業工作小組(SME Working Group)會議之中。

多年來,為了「解決失業」,我披星戴月,焚膏繼日地工作,就是期望有一天,這個已經早有研發成果的「全球通路-TES」,可多國參與的貿易系統協助中小企業進出市場,能在一個適當的場合,向全世界的人展示,使之真正落實商用。

2003年的亞太經合會上,我公開發表「全球通路-TES」,可以「One eStore One Business One Job(一店一生意一個工作機會)」,促成「解決失業」有一個目標和工具來落實;「全球通路-TES」也成為政策經驗分享之最佳實例。

TES就是「電子商店系統-The eStore Sytem」的簡稱,是新科技經濟系統(Tech-Economic System)包含許多創造出來的發明;簡單講,因為它可以讓商品一夕間行銷流通全世界,所以稱之為「全球通路(Global Channel)

十多年前,就有「全球經濟不景氣、大量失業人潮湧現、需要工作的景像」,不斷地在腦中出現。強烈的時代使命感,促使我如同「產業傳道人」一般地,長期投入研究一個可以用來解決「全球失業」的方法;這個方法,是一個財務活水計畫,是一個大型的投資計畫,也就是今天所推動的「全球通路-TES」計畫。

這個「社會責任投資(Social Responsibility Investment, SRI)計畫,自從1997年帶到亞太經合會去宣揚,改變了各區域經濟體的思維模式,令全數位化時代美夢成真,也獲得了一堆支持的法案--ECEMIIPRBest Practice、IncubatorPPPMicro Businesses…」,這些都是肯定「全球通路-TES」運用於21世紀的明證。

一個事業的活動,基本上有二,即「理財活動和營業活動」;推動「全球通路-TES」這個投資計畫的關鍵,在於「民間主動」,大家互助合作,從理財活動切入,再引導營業活動的活絡,創造出衍生性價值鏈,大家皆蒙其利。也唯有民間主動的力量,配合政府動工,循著PPP(Public-Private Partnership-公私夥伴關係)的合作模式,必能使計畫有效地運作,轉動新經濟時代,邁向繁榮富裕。

21世紀已從知識經濟,轉入「智慧經濟」的時代,民智大開,許多事情是可以藉由民間的力量來完成;「民間主動」,以積極的作法,代替消極的期望,是振衰起蔽的不二法門。誠如前美國總統 柯林頓曾作這樣的講述:”Much of the work of America cannot be done by government; the solution must be the American People, through voluntary service to others.”(民間自發性的力量,才能解決美國的問題);可見得,美國自由經濟的發展,大多是藉由民間志願投入來完成。

我推動這個應是政府該做的計畫,這樣的努力卻遭來一些官員和意圖不軌者的惡意批評與誣蔑;堅定的宗教信仰,讓我渡過每一次皆如刀割的中傷。去年八月,「全球通路-TES」成為亞太經合會的最佳實例,已為我這十多年的努力,作了最好的註解。

在高度國際化裡,景氣下滑引發的失業問題,各國皆然,是具有唇亡齒寒的關聯性,誰也都不能自外於這個循環。解決之道,一定有要「人溺己溺」的精神,大家一起來努力,互助合作,運用智慧產業來促成「科技產值」與「人文價值」的均衡發展。

全球經濟一片疲軟之際,「全球通路-TES計畫」是一個示範的「新經濟模式(New Economy Model),這個計畫已經推向了亞太經合會,個人希望此一成功經驗,能再推廣至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、世界貿易組織(WTO)及全球,作為全球經濟再造的指標,與學習的範本,期望能夠引領全球朝向富裕和平之路。

全球通路-TES》的漣漪效應

20038月在泰國一連串的會議之時,日本代表都以手機作實況轉播,不久出現「NFC論壇」;丁玲虹根據她的發明在大會中倡議以「非現金(cashless)交易及自動傳訊促成安全有效的新通路,在20074月真的在坊間實現各位看見便利商店中使用。

在清邁場的第一輪提案中,丁玲虹是最後一位講師,講完即是茶點時間,中國的代表先生趕緊上來恭喜道:「您提供一個很好的案子。」泰國、馬來西亞、新加坡的代表也圍著問問題,而在第二輪開始時還預約繼續談;後來,整個會前會(Sub-Group)的報告訂成一份,丁玲虹的講稿被放在最上面,送進了政策中心。

大家在做結論時,還提到:「今年的主題是『微型企業(Micro Businesses),這些一年2.4億想創業的人的產品,用TES來跑(run)最好。」而在87參加部長會議時,澳洲自費主辦的這場研討會,被提出來數度討論,「全球通路-TES」也被讚賞為「最佳實例(The Best Practice)」,部長們希望各國能參與這一個可幫助2.4億人創業的有益計畫。

全球通路-TES」提供的是一個工具型解決方案,包括「科技、環境、社會責任」,善於運用的國家,失業率必定能大幅下降,甚至於都有可能成為「零失業率國家」。200311月,丁玲虹受到大陸邀請,赴浙江寧波出席「SMEA(中小企業聯盟),因為大陸當局有意發展中小企業,特別是丁玲虹發明的「微型企業(Micro Business),她說:「一個人創業成功,可以創造五個工作機會。」深深打動中國代表的心。還有她提起應用非接觸式(contactless)感應科技,不僅能夠「把東西賣出去、把錢收回來」,還有減少紙鈔流通量的「衛生及環保(Hygiene & EP)之功效。寧波會議之後,中國當局大力推動「中小微企業」,而鄰近的杭州則成為「電商產業的搖籃」。

2020年新冠疫情蔓延全球,非現金」交易變成重要的支付工具,先進國家的交易額高達壹仟兆元,推測大陸的交易額就高達507兆元超過百分之五十。最重要的是,許多新創業者及欲把東西賣出去者都經由「全球通路-TES」達成目的。丁玲虹則被稱為電商產業的代表人物。

APEC會議進行時,經常可以看見OECD(經合組織)的代表穿梭於會場;「全球通路-TES」的講稿也從亞太地區流傳至歐洲地區。TES是一個龐大的科技經濟系統,丁玲虹在1986年發明之初,就想到把「ATM(自動櫃員機)與自動販賣機整合成為「VAM具備「非現金交易、自動傳訊、系統連線」的智慧型電子商店;由於日本是自動販賣機密度最高的國家,所以丁玲虹和日本有密切的接觸。

19979月,丁玲虹在溫哥華APEC大談她的「TES」包括「科技、環境、社會責任」,同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《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》第三次氣候峰會(COP 3)居然制訂了《京都協議書》(Kyoto Protocol),明訂期望21世紀末將二氧化碳濃度穩定在工業革命前的兩倍(550 ppm),目前全球碳排放量必須削減一半。2015年則進一步通過了《巴黎協定(Paris Agreement),而總部設於法國巴黎的政府間國際組織「國際能源署(IEA)則直接使用「TES(總能源供應,Total Energy Supply),主張把化石原料遞減至10%,同時提高生物基能源使用率,期能達到2050年「淨零排放(NZE 2050)的目標。

今年5月,國際能源署提出《2021旗艦報告(Flagship Report 2021),勾劃出「全球能源部門路線圖(A Roadmap for the Global Energy Sector) 宣布承諾在未來二十年實現淨零排放的國家數量必須繼續增加;惟綜觀整個發展情勢,迄今為止各國政府的承諾—即使完全實現—也遠未能達成到2050 年將全球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淨為零所需的水準,也不可能將全球氣溫上升控制在 1.5° C」的範圍。

《巴黎協定》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(UNFCCC)下的一項單獨文書,而不是《京都議定書》的修正案;這份特別報告是世界上第一份關於如何到2050年達成淨零能源的制度,同時確保穩定和「負擔得起(affordable)的能源供應,提供能普遍取得的能源,以及促進強化經濟成長的綜合研究。《巴黎協定》提出了一條具有成本效益和經濟生產力的途徑,從而形成以自然能等「可再生能源(renewables)而非「化石燃料(fossil fuels)為主的清潔和有彈性的能源經濟供應。該報告還審查了關鍵的不確定性,例如「生物能源(bioenergy)、「碳收集(carbon capture)和「行為變化(behavioural changes)在達到淨零方面的作用。

去年因新冠疫情的影響,第26屆聯合國氣候高峰會(COP26)延遲至今年11112日在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(Glasgow)舉行。超過100個國家的領導人,以及來自全球2.5萬人參加這次的盛會。會中將探討全面落實《巴黎協定》,這場盛會被認為是人類在劇烈的氣候變化中,確保未來宜居的最後、也是最好的機會。隨著我們進入氣候行動的「關鍵十年」,並在持續的 COVID-19大流行的背景下,這次氣候峰會已準備成為自2015年《巴黎協定》訂定以來,最重要的氣候對話,期望建立一個更可持續、更有彈性和零碳的未來,同時也要進行「整體經濟轉型」。

根據「總能源供應(TES)的研究,能源世界到2050年將完全不同。預計全球能源需求比今天「8%」左右,但它服務於兩倍多的經濟體和超過20億人的人口數。近「90%的發電量」來自可再生能源,自然能合計佔近「70%」,其餘大部分來自核電。「化石燃料」從目前佔總能源供應量的「80%」下降到略高於「20%」。 剩餘的化石燃料用於產品中含有碳的產品,如塑料、配備碳收集的設施以及低排放技術的範圍,最主要仍是「生物基」(bio-based)的全球應用。

根據與國際貨幣基金會(IMF)的聯合分析,在淨零路徑中,到2030年的年度能源投資總額將激增至「5兆美元」,每年為全球GDP成長增加「0.4個百分點」。公私部門支出的激增,在清潔能源領域創造了「數百萬個工作機會」,包括能源效率,以及工程、製造和建築行業完全符合丁玲虹當年提案時強調的「創新產業以創造工作機會」主張。而且,所有這些作為,都將促使2030年全球GDP比根據當前趨勢達到的目標高出「4%」。

IEA提出的「路線圖」是「全球範圍的路徑這與「全球通路」的概念不謀而合;而且每個國家都需要設計自己的戰略,並考慮到自己的具體情況;計畫的設計,主要應該反映各國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例如「已開發經濟體」必須在「開發中國家」之前達到淨零。IEA 隨時準備支持各國政府制定自己的國家和地區路線圖,為實施路線圖提供指導和幫助,並促進國際合作以加快「全球能源轉型」。

以上的特別報告旨在於11月在格拉斯哥舉行的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第 26 屆締約方會議(COP26)上進行的高級別談判提供資訊。主辦國英國政府的 COP26主席要求將其作為對話的主題。大會之前,COP26候任主席夏爾瑪(Alok Sharma)說:「我歡迎這份報告,它為『淨零排放』制定了明確的路線圖,並分享了我們作為新任COP主席國設定的許多優先事項—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,擴大所有部門的清潔技術,並逐步淘汰『煤炭』和碳氫化合物炭,未來十年的動力和污染車輛。」主辦COP 26的工作團隊指出,我們感到鼓舞的是,它強調了國際合作的巨大價值,否則向全球淨零的過渡可能會「推遲幾十年」;而且英國在2019年已經率先制訂《低排放法》,期望直到本世紀中葉達到淨零排放。

然而,長期存在的挑戰仍將存在,即使石油和天然氣的作用減弱,「緊縮石油和天然氣產量」將對所有生產這些燃料的國家和公司產生深遠的影響。淨零路徑「不需要新的油氣田」,惟供應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低成本企業之手。到2050年這29年之間,「新的能源安全挑戰」將在實現淨零排放的過程中出現。由於「全球通路-TES」創造出來的「零接觸經濟」越來越廣泛,電力日益重要,目前約需15%,到了2050年預計將增至「50%」,造成能源安全挑戰日益增加,包括一些可再生能源供應的「可變性」和「網絡安全風險」。此外,對關鍵清潔能源技術和基礎設施所需的關鍵礦物的日益依賴,帶來了可能「阻礙轉型的價格波動」和供應中斷風險。

不過,淨零趨勢如同機構學中重要的「棘輪(Ratchet Wheel)那樣地具有「不可逆性」;大家只能對著標竿直跑,不能走回頭路。IEA1974年成立以來,其核心使命之一就是「促進安全和負擔得起的能源供應」以促進經濟成長。「TES(總能源供應)乃是全球「淨零路線圖」的一個關鍵問題。KSI科學中心指出,政府需要為電池、數位經濟方案和電網的投資創造市場,以獎勵靈活性並實現充足和可靠的電力供應;同時,「關鍵生物原料」的需求迅速成長,需要「新的國際機制」來確保供應的及時和永續生產。

格拉斯哥的會議將和泰國APEC類似,為未來的29年必須實現的一些關鍵工作,建立起里程碑,才能達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。

 

作者簡介:

全球通路-TES》作者丁玲虹為APEC講師,發明電商產業和非現金交易制度,促成零接觸經濟。

參考文獻:

丁玲虹(2004)全球通路-TES。台中:磐虹。

相關連結:

美國發明專利(Linda Din Invention)

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20030197061 (Shopping System)

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6304796 (VAM)

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20030107468 (Entry security device)

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20040054595A1/en?inventor=Linda+Din (ETC)

https://ipr-patent.blogspot.com/2018/11/3-major-claims-for-ipr-of-tes.html (3 Major Claims for the IPR of TES)
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56044.htm (APEC科技經濟政策講師)
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64513.htm(協助SME升級)
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64431.htm(傳智法師)

http://tnews.cc/04/newscon29235.htm(李登輝研究)
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56044.htm (APEC講師)
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64407.htm(循環經濟)
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64404.htm(水資源及電力)

http://lindadinkh.blogspot.tw/2018/02/blog-post.html(水資源)

http://lindadin58.blogspot.tw/2018/02/blog-post_28.html(循環經濟)

http://lindadin58.blogspot.tw/2018/02/ait.html (丁玲虹訪AIT)

http://lindadin58.blogspot.tw/2018/03/blog-post_8.html (丁玲虹小檔案)

http://lindadin58.blogspot.tw/2018/03/ei.html (EI經濟學院)

http://lindadin58.blogspot.tw/2018/03/sma.html(華府SBA)

http://lindadin58.blogspot.tw/2018/02/ait.html (丁玲虹訪AIT)

http://ldkh107.blogspot.com/2018/07/blog-post_12.html (科技啟蒙父親丁福慶)

https://lindadin58.blogspot.com/2018/11/apec.html (丁玲虹倡議的虛實整合)

https://ldtesbooks.blogspot.com/2020/08/blog-post.html (國防雇員的女兒丁玲虹)

https://lindadin58.blogspot.com/2020/10/blog-post.html (丁玲虹發明的電子商店系統)

https://ldinvention.blogspot.com/2020/10/blog-post.html (丁玲虹發明的非現金交易制度)

https://ldtesbooks.blogspot.com/2020/10/blog-post.html (創業是解決失業的最佳管道)

https://lindadin90.blogspot.com/2020/10/blog-post_30.html (丁玲虹的ICT倡議)

https://ldinbooks.blogspot.com/2020/12/blog-post.html (書:國防雇員的女兒)

https://ldinbooks.blogspot.com/2021/10/1021.html (丁玲虹與TES倡議)

 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丁玲虹的ICT倡議

賴來賴去很方便!